發表時間:2008-01-24 10:50 來源:東方體育日報
溫格說得沒錯,失利是一次學習,是一次覺醒,是一次挫折教育。但他沒有說,
不願說或不能說的是,最需要這次學習與挫折的並不是霍伊特或本特納,而是他自己,
警鐘敲響了,也許教授應該向主裁判申請收藏本場比賽的用球,然後將它放在自己辦公桌上,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是塗上苦膽——每天舔一次就罷了,嗅一嗅總是好的。
法國人的確應該檢討一下自己了,在死敵的主場派出8名在聯賽中幾乎踢不上球的替補球員首發,
自信心是不是有些過度膨脹了?不可否認,上賽季,阿森納的年輕球員們在聯賽杯中的表現很出色,
但你總不能指望他們能一直無敵下去吧,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不乾脆讓他們踢聯賽呢?
當溫格在首發名單中寫下本特納、沃爾科特、迪亞比、德尼爾森、霍伊特、
特勞雷與法比安斯基的名字,實際上就是在向球隊傳遞這樣一個資訊:他們肯定不會是我們的對手
,隨便踢吧,反正我們會是勝利者。
這次大潰敗會給年輕球員們造成多大的心理傷害,不清楚,
反正反面教材就擺在那裏:森德羅斯至今沒有擺脫“德羅巴恐懼症”,
只要是名大個子就能讓這名瑞士中衛腿肚子發抖。
溫格的內心是驕傲的,所以他不屑通過花費大筆歐元購買成名球星來贏得冠軍的穆裏尼奧與貝尼特斯,
只和同樣有園丁癖的弗格森惺惺相惜——我們讚賞溫格對年輕人的熱情與熱愛,我們喜歡他的青春足球,
但這並不代表年輕人和青春足球就是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
溫格對年輕球員以及自己的信任已經越界了,對沉悶的老齡功利足球的矯枉已經過正,
也許他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但就像一名小病纏身卻總不願吃藥的病人那樣,
只有一次劇烈的不適才能讓他真正下決心去面對並解決問題,作為一名美麗足球的忠實欣賞者與支持者,
我想說的是:“但願如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urada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